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師之惑

剛才看到一則留言,打翻我一桌子的調味料(五味雜陳)。

細想,師者,授業,授什麼業?
理應是學生想從老師身上學到什麼吧!
所以學校安排一整個系列的課程讓學生依循學習。

但,現在的學習,卻是要老師去配合學生"要什麼"。
學生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嗎?
學生要的東西,是跟不上業界要的能力,他們要的就是"輕鬆畢業"。

本未導因,因果惡循,向下沈淪。


夜間部的學生跟我反應
他們上班辛苦,所以要7點上課,9點半下課(正常上課時間:PM6:30~PM9:55)
點名時間PM8:30(那代表他們可以8:29才到教室)

昨天期中考,有一位學生扛電話問同學,上課教室在哪裡?
我打開點名資料,計算著上課週數,7週都沒到課。

求學是一種需求也是一種態度,沒有好的態度,面對任何事情都是得過且過的心態,所謂的需求,不過也是得過且過。
哪個老師喜歡當掉學生?我想沒有一個人想當壞人呀!!
考試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知道自己所學何處不足,需加強何處。
並不是因為分數不足,而當掉學生,是沒有學到這門課該有的知識而當掉他。

創造學生的需求,我懂~~
不也就是,盡我本份教他們在這門課應該懂的知識,適合他們當下的需求,而無愧我心。

朋友跟我說:他們都是大人了,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若在國小到國中最重要的階段沒養成,大學時期要改正觀念,很難。所以不要為難自己了,做好教的本份,該教的教一教,其他的就由社會去養成吧~~



看來,我的觀念也要改正。
我是大學老師,不是國小老師。



有問女學生丟個Youtube給我,看的我都怕了,正在思考要不要去讀個EMB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565Ff4A2cg
這是個好對比的兩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