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改編後的誇張戲劇手法,讓人歡喜於這種台式幽默
為了將戲劇張力呈現出來,導演加了親情元素、愛情元素、合作元素、衝突元素,當然最後圓滿的結局,一定要讓人流幾滴眼淚出來的啦~~~
九天將三太子,"請"到撒哈拉沙漠的報導出來後,我才開始觀注這個團體。
之前,高雄世運將三太子揚名於台灣,我自然而然地認為撒哈拉沙漠是高雄世運那一夥人弄出來的宣傳手法。只是我不懂,三太子為什麼不跳舞了呢?當初成名的主因就是跳舞啊!要行銷到國外,當然也要持續將優勢跳出去國際啊?
後來,電視台陸續出現採訪九天的報導,也讓我對這個團體有了認識。
陣頭囝仔,一定是中輟生嗎?
陣頭囝仔,一定是混混嗎?
陣頭囝仔,愛打架?
九天的許團長說:他雖然收留這些不愛讀書,家庭有狀況,孤兒等人,但他堅持要他們完成大學學業,拿到大學畢業證書,不可以讓人誤以為陣頭囝仔都是愛玩,不知長進的人。
他們每天都有基本功課要練習(跳車輪、打鼓、練腳力),聘請舞蹈老師來教他們跳舞,努力改變陣頭的形像,加入時下的新元素,創造不同於傳統的新陣頭文化。
未成名時,只能跟人併團,賺取溫飽。
許團長表示,為了要養這個團,他曾經跟地下錢莊借錢,負債幾千萬。每天起床,就為了生計,為了錢,為了利息,而煩惱。
這是真實的九天生活。
電影裡少少地表述九天的營運困境,我想這不是電影劃重點處啦~~
我想導演是想幫助九天,若這部電影熱賣,相信九天也多少有收入吧~~(對九天是好的)
所以啦~~導演整個的焦點都往台式幽默,劃重點了(雖然不真實,卻很得台灣人的心)。
相信台灣的票房應該會後市看好,因為電影真的很好笑,也很好看。
不放棄的精神,傳達毅力與堅持(背三太子上玉山,背三太子環島、背三子走撒哈拉沙漠)
合作的真諦,化解二團的恩怨,強化年輕人勇於向上的心(併團參加文化祭)
重視傳統,尊重傳統,為傳統帶來創新,延續文化的新生命。
溫馨又感人
有著大家都看的懂的台式幽默
有著大家都熟悉的甘草人物
有著你我都該懂的儒家精神
有著土親的愛(土親:在這片土地上,最熟悉的中式親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